
開始編輯音檔前,給大家一個觀念:聲音混合之前單獨進行編輯,之後接在一起,這個順序非常重要;特別是在壓縮時,需要先刪除音源中的問題,然後才能提高音量,否則會導致更多問題。
波形編輯器介紹
要單獨處理每個音檔,我們將在「波形編輯器」進行編輯。點擊兩下可以看見多軌編輯器中實際的波形,現在從波形編輯器中開啟檔案吧!波形編輯器中有一個非常好的內置工具 —「頻譜顯示」,頻譜顯示以視覺方式顯示音源的幅度和頻率。x 軸代表時間, y 軸用於從 0H 開始的頻率,對數刻度持續到 20,000Hz。特別有用的是波形的顏色與頻率的水平,可以直接看到你的音源的聲音。如果以前沒有使用過這個功能,可能需要一點時間習慣,習慣之後就會成為編輯音源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Noise Reduction(降噪)
音軌上通常會有一些直接錄到電腦裡面,不是從你的錄音設備收進去的噪音,是很常見的情況。這邊提供一個範例,可以看到一些約 10kHz 的背景噪音,接下來我們要用 Audition 內建的降噪功能來處理它。
首先,選擇一部分要減少的背景噪音

複製噪音的頻率,Audition 可以透過噪音的頻率,將噪音處理乾淨


💡小提示
降噪過程處理完畢後,Mac 可以使用 CMD + A,Windows 使用 CTR + A 應用於整個音檔。
Equalization (等化效果)
等化效果可用於解決播放網播時的眾多問題,在這個範例當中,我們要減少對談聲音中的一些小問題,比方紙張引起的「嘶嘶」聲。路徑:選擇整個音檔 → Equalization(等化效果)
在這個範例中,我們需要大約 6.5 K 的深度切割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。

使用等化效果去除細微噪音部分

Compression(壓縮器)
音源壓縮基本上有提升音檔品質、減少過大聲音量的功能。聲音可以獲得一致的聲量,完成的單集節目不會忽大忽小聲。路徑:Compression(壓縮器)→ Compression Processing(壓縮處理)


0 意見:
張貼留言